汇智动力

售前免费咨询热线: 4 0 0 - 1 8 6 - 0 9 0 5
汇智资讯Huizhi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因打听同事工资竟被用人单位开除!薪酬保密制度真的合理吗?

因打听同事工资竟被用人单位开除!薪酬保密制度真的合理吗?

日期:2021-06-22 10:06:34 访问量: 来源:

近日,“打听同事工资而被开除”的话题引发了互联网打工人一番热议。

 

当事人发帖称:自己在互联网企业工作,因本月加班多而拿了不少工资,便向同样加了班的同事询问薪资;据说,当事人是在办公室公开提问的,且同事未予以正面回答;殊不知,第二天HR就找他谈辞退的事,承诺赔偿会正常给...

 

不少网友替他感到委屈: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至于开除吗?

 

怎奈,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明文制度,估计这位小哥哥是在入职前没能仔细查阅对应的条款,这才有了“无心之失”。

 

在汇智妹看来,职场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尤其是薪资属于敏感话题,此次事件大有“好奇心害死猫”的意味,还是需要大家多多引以为戒。

 

下面摘取了部分网友观点,供大家参考:

 

是非论断

打听薪资被辞职,何解?

因打听同事工资竟被用人单位开除

 

  • 薪酬保密并不一定就是违反了「同工同酬」原则,只不过它有危害同工同酬的可能性,是不能滥用的;现实中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同岗位跳槽过来的员工薪资高于老员工、校招来的新员工倒挂老员工,企业实行保密制度也是为了避免内部人员不满而影响工作效率。

     

  • 在公司的角度,《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打听薪酬未必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这其中“严重”的程度如何界定?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论...

     

  • 在劳动者的角度,对我们打工人有利的一点是:当事人因违背公司规章制度、随意打听他人薪水而被开除,是有可能主张对方非法解雇而获得劳动赔偿的。

 

  •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即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 可是在互联网行业,即使同种工作,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比如编程人员,每个人要解决的问题并不相同,有些人做前端,有些人做后端,即使同为后端,因解决问题复杂度不同,个人能力不同,所花费时间也有很大差异。

 

  • 原来“同工”这一标准在互联网行业很难界定啊!互联网企业在给员工定薪酬时,即使是同岗位,也会基于员工的实际能力进行确定;劳动法说的同工同酬,更多是基于工业化、标准化大生产的背景制订,没有考虑到偏重于开发、创造型的互联网行业的实际情况。

 

  • 涉及到非标准化工作、需要一定创意的工作同样如此,因工作的质和量都不好量化,倘若用提交的代码行数来同工同酬的话,岂不乱套了。(程序员:???)

 

  • 重点是为什么要保密,这种制度就不合理。说是合法或是不合法,即使就应该合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是企业对自己没有信心吗?说再多借口都是资本剥削的理由,真正有本事的企业,不是靠隐瞒工资来实现价值!

 

  • 有些法律制订时,没有考虑到某些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制订不能打听同事工资的内部规定来降低该条法律的负面作用。假设把公司所有的员工工资公开,那么下一个问题应该就是:我们岗位相同,为什么工资不同?那些研发、创造、创意型的企业,又由谁来界定同工的标准呢?

 

  • 我们公司因为讨论薪资辞退了四个,我觉得这种是不合理的,为啥不可以讨论,因为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像项目奖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虽然大家都参与项目了,但是领导不想给你,你压根不知道有项目奖金这一回事,别问我为啥知道的[doge]

 

  • 可能很多人也不想公开吧,我就这个能力、绩效也凑,我选择躺平、拿的少我认,但要是被所有人知道我工资低,太没面子了,那我躺还是不躺啊?

 

  • 还有网友表示:但凡薪酬保密的单位,我劝你统统都不要去!

 

……

 

不可否认,有些打工人对薪资比较佛系,高低无所谓,想知道就告诉你呗;也有些人因为自己薪资较高,会以此为炫耀的资本,夸夸其谈;

 

而更多的打工人之所以对薪资避而不谈,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毕竟谁都不会甘于下风:凭什么差不多的工作,你拿的工作就比我多?

 

ps:从我接触到的优秀IT学员来看,拿了高薪的小伙伴通常都是默不作声,这一点倒也符合潜力股的品质,闷声发大财然后惊艳所有人,哈哈哈!

 

作为一名程序员来说,之前汇智妹就曾围绕“为什么程序员互相之间不能透露薪水?”这个话题做过阐述:因为职场中都有一个类似潘多拉盒子的“鄙视链”!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这个所谓的“鄙视链”无足轻重;而对于内心比较脆弱的仔而言,这条“鄙视链”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会让他一蹶不振。

 

况且,职场中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事你即便知道了也无济于事,也有不少职场人出于冲动或是愤恨,便草草心浮气躁,最终一气之下选择离职;

 

最终后果的话只会是两败俱伤:

  • 首先,你放弃了自己工作许久的岗位(包括3个月试用期),跳到新的工作环境继续循环着同样的职场际遇;
  • 其次,公司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来培养员工,因为薪资和内心不够坚定而使得员工流失,再招新人重新来过……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同事间打听工资而被开除的事件,这并非首次;此前就有类似案例被频频曝光,而关于“同事间工资是否应公开?”“要不要互相打听同事间的薪资?”等话题每每都能激起广泛热议...
 
不知同为打工人的你,此刻作何感想?

相关阅读Reading

全国热线:400-186-0905

周一至周日9:30-24:00

我要咨询
汇智动力微信

汇智动力微信公众号